发表于 2017-04-27 13:59
1964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观看乌兰牧骑首次进京代表队的演出。(资料图片)
2005年8月10日,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牧骑的队员在基层为群众演出。(资料图片)
1970年,乌兰牧骑的队员在表演挤奶舞。(资料图片)
年轻时的那顺(资料图片)
今年58岁的那顺是我国著名蒙古族男中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现任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直属乌兰牧骑艺术团团长。42年来,他坚持到一线牧区演出,因为他是来自牧区的孩子,他热爱着家乡,更深爱着乌兰牧骑。乌兰牧骑,蒙古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是活跃在草原农舍和蒙古包之间的文艺团队。乌兰牧骑作为一支有着浓郁民族特点的文化轻骑队,在内蒙古草原上有着广泛的影响。从1957年第一支乌兰牧骑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诞生后,很快就像雨后春笋似的在草原上传播开来,这支文化轻骑队驾着勒勒车,以短小精悍的演出形式活跃在牧区,至今已经有60年的历史。
首支乌兰牧骑诞生
“乌兰牧骑是我们的宝贵财富。”4月21日,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直属乌兰牧骑艺术团团长那顺说起乌兰牧骑,激动中饱含敬意。
那顺出生于科尔沁大草原的一个牧民家庭,父亲是当地有名的民间艺人,会唱歌,会拉四胡,会说书。从小耳濡目染,并且天生有着一副好嗓子的那顺早早就爱上了唱歌。1975年,还在上初中的时候,那顺在一次学校文艺汇演中被哲里木盟(现通辽市)科左中旗乌兰牧骑艺术团的老师看中,成为了艺术团里的一员。彼时,乌兰牧骑已经活跃在草原上18年了,广受农牧民的喜爱。
“乌兰牧骑”,汉语的意思是红色的嫩芽,后又被引申为“红色文化轻骑兵”,其产生和发展与内蒙古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有关。内蒙古地域辽阔,人口分散,交通不便,有不少牧区走上百里路才能碰到一两个蒙古包。1957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现为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派出工作组深入到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正蓝旗、正白旗、镶白旗等地进行文化调查,得出的结果是:鉴于牧区、半农半牧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和居民点极其分散的情况,要使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起来,就必须建立一种装备轻便、组织精悍、人员一专多能、便于流动的小型综合文化工作队。关于建立乌兰牧骑的最初构想就这样开始形成了,在经过充分研究之后,1957年5月27日正式制订了乌兰牧骑试点计划。1957年6月17日,第一支乌兰牧骑在群众文化工作比较活跃的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宣告成立。创建初期,这支乌兰牧骑只有9名队员、2辆胶轮车、2块幕布、2顶帐篷、3盏煤油灯、4套服装、5件乐器、6匹马和播音设备一套、收音机一台、留声机一台。无论是定居点还是放牧点,只要有一个牧民,他们就演出。“乌兰牧骑”的名字在草原上迅速传播开了。
第一面乌兰牧骑的旗帜在草原上树起,紧随其后的翁牛特旗乌兰牧骑、正蓝旗乌兰牧骑、镶黄旗乌兰牧骑等正式建队。到1963年底,内蒙古已经建成了30支乌兰牧骑,以后又不断发展壮大,至今仍然活跃在内蒙古广大的农村和牧区。
演员一专多能
那顺刚到团里时,正赶上乌兰牧骑人员紧缺,还没有来得及培训和演练就开始上台演出了。当时那顺所在的乌兰牧骑团队有30多人,队员多来自草原农牧民,队伍短小精悍,个个身兼数职,一专多能,报幕员能唱歌,唱歌的还能拉马头琴伴奏,放下马头琴又能顶碗起舞。
乌兰牧骑刚成立时规定,这只活跃在草原上的文化轻骑队要按照群众文化活动情况,以及各人员专长,指出其专长发展方向以便培养。但是根据乌兰牧骑现有条件,不易分工太细,在具体工作中必须相互配合。
回忆起随乌兰牧骑下乡演出的情景,那顺打开了话匣子。那顺告诉记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演员没有华丽的服装,没有精美的舞台。演出就在农舍和蒙古包中间的土地上。演出场地就是一块空地,一块幕布,既没有灯光,也没有音响,演员们点着煤油灯、汽灯、“火把灯”为农牧民演出。尽管条件艰苦,但是看演出的人特别多。演出的一条跑裤好几个演员等着轮流穿,这个演员刚演完,衣服立刻换给另一个演员穿。待他们30多人演出结束后,便借用当地群众的马车将他们送到下一个演出地点,晚上就借住在农牧民家中。那时候,农牧民朋友非常喜欢我们,他们都希望我们住在他们家中。每次得知我们要去当地演出,都提前将地平整好。我们并没有正式的舞台,观众们很多时候就是围坐在草地上观看我们的演出。唱着跳着,我们的表演就变成一个大的聚会,观众们都会加入进来跟着我们一起唱一起跳”。
据了解,60年的演出实践中,内蒙古乌兰牧骑先后创作了数万个文艺节目,《顶碗舞》、《筷子舞》、《鄂尔多斯婚礼》等上百个艺术精品广为流传,培养出了牧兰、拉苏荣、金花、德德玛等一大批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传承文化精神
“当时的演员不光会各种演出,还会种地、挤奶、做饭洗衣、为农牧民修理家用电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等,我们的演员住在农牧民家中,晚上演出,白天帮他们干活,交流文化。我曾经一个晚上帮助牧民挤过十几桶奶,天还没亮就起床帮助他们种地。除此之外,我还会做鞋,乌兰牧骑和农牧民就像一家人。”那顺告诉记者,在帮助农牧民干农活和相处的过程,其实相当于在采风,因为许多的创作灵感也都来源于农牧区基层,演出剧目还原了农牧民的生活,更贴合于他们的生活,把生活融于了艺术中,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喜欢看乌兰牧骑表演的原因。
乌兰牧骑始终坚持不懈地全心全意为农牧民服务,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乌兰牧骑队员则被唤作“玛奈呼和德(我们的孩子)”。
乌兰牧骑承载着草原人民的文化精神,不光为草原人民带来了欢乐,还繁荣了地方文化事业、活跃了城乡群众文化生活、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由于乌兰牧骑的节目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群众,因此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在内蒙古的草原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乌兰夫等多次观看乌兰牧骑的演出,并接见乌兰牧骑演员。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倡导下,1965年,乌兰牧骑第一次走向全国。1965年6月至1966年初,文化部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组织了内蒙古3个乌兰牧骑代表队,分赴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巡回演出。从1974年起,乌兰牧骑开始走出国门。几十年来,分别在亚、非、欧、美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巡回演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把欢乐和友谊播种到哪里。
在内蒙古乌兰牧骑的榜样作用下,全国很多地方都成立了乌兰牧骑式的文艺小分队,到1988年,全国仅五大自治区就有236支乌兰牧骑式的演出队,对推动文化繁荣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现在的乌兰牧骑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顺告诉记者,60年来,内蒙古乌兰牧骑已经发展为74支,人员由最初的每支10多人增加至40人左右,装备也有了很大改善。演出环境变了,但是乌兰牧骑为基层农牧民服务的演出宗旨没有变,精神没有变。
评论 (0人参与)